常见问题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常见问题
全部 281 常见问题 246 行业动态 35

宽动态技术浅析

时间:2023-04-22   访问量:1343

基本概念

       宽动态技术是在非常强烈的对比下让摄像机看到影像的特色而运用的一种技术。 当在强光源(日光、灯具或反光等)照射下的高亮度区域及阴影、逆光等相对亮度较低的区域在图像中同时存在时,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会出现明亮区域因曝光过度成 为白色,而黑暗区域因曝光不足成为黑色,严重影响图像质量。摄像机在同一场景中对最亮区域及较暗区域的表现是存在局限的,这种局限就是通常所讲的“动态范围”(Dynamic-range)。

 

宽动态效果.jpg


       广义上的“动态范围”是指某一变化的事物可能改变的跨度,即其变化值的最低端极点到最高端极点之间的区域,此区域的描述一般为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差值。 这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在谈及摄像机产品的拍摄图像指标时,一般的“动态范围”是指摄像机对拍摄场景中景物光照反射的适应能力,具体指亮度(反差) 及色温(反差)的变化范围。

实现方式

       CCD+DSP技术:

       DSP芯片是一种特殊的微处理器,根据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设计出专门的数字信号微处理器芯片。计算程序全部“硬化”,数字滤波器所需要的 其他设备也全部集成、硬化,比如加法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甚至其他类型的外部设备等。许多在模拟信号处理器中无法进行的工作,都可以在数 字处理中进行,如二维数字滤波、数字动态图像检测、数字背景光补偿、肤色轮廓校正、细节补偿频率调节、准确的彩色矩阵、精确的校正、自动聚焦等。



CCD DSP.jpg



       超级宽动态技术常使用双速CCD配合DSP的处理方式。这种双曝光(或双快门)技术的核心是针对明暗反差较大的场景,摄像机先对明亮区域进行一次快速曝 光,得到一幅亮部区域清晰正常的图像并存储到数据缓冲存储器中;然后再对场景中暗部区域进行一次慢速曝光,得到一幅暗部区域画面清晰的图像也存储到数据缓 冲存储器中。以上曝光完毕后,利用DSP特有的图像处理算法,将两幅图像当中亮度适当的部分分别切割下来,最后进行叠加合成并输出一幅明暗区域都清晰可见 的图像。这样就能避免亮部曝光过度和暗部曝光不足的问题,从而使整个画面都清晰可见,以实现宽动态的处理效果。但如果采用不同DSP 芯片,在具体细节上还是有明显差别,比如对灵敏度、色还原度、白平衡等的处理。

       CMOS+DPS技术

       美国Pixim公司在斯坦福大学20世纪90年代技术发展基础上研发了一种基于CMOS技术的新型的图像拾取系统——DPS(数字像素处理系统),此系统 可以通过其超强的宽动态功能来获得高质量的图片。宽动态功能划时代地提升了一幅图像中亮和暗区域的影像拍摄效果,可以达到比CCD更真实、更清晰的图像。 在宽动态处理上,DPS采用的是每一个像素单独曝光和ARM7控制技术,相比于CCD的两次曝光成像有了更高的动态范围。从数值上来说,采用DPS技术的 CMOS摄像机就目前的处理技术,其动态范围即可到达95dB,甚至可至120dB。在扩大动态范围的同时,DPS也解决了CCD传感器在处理动态范围和 色彩真实性上的不足,其色彩还原性更加真实,能够满足应用的要求。使用这种技术的摄像机在数字图像传感器里每一个像素中都使用了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 (ADC),在捕捉到光信号时直接转化为数字信号,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信号在排列中的衰减和干扰。

技术知识

       宽动态范围是图像能分辨最亮的亮度信号值与能分辨的最暗的亮光信号值的比值。

       宽动态的表现方式以“倍数”或“dB”来表示,在以100IRE为标准时,换算公式:N dB=20log(V2/V1)。普通摄像机(称V1)的宽动态值为10dB ,如宽动态为48 dB ,与普通摄像机之间的差为38 dB,V2/V1=80,说明与普通摄像机宽动态差为80倍。

(责任编辑:汉中安防)

 


上一篇: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SVAC简介

下一篇:红外热成像原理简介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